云南,江城。一臺空中昆蟲生物遷飛探測雷達正在監(jiān)測從緬甸方向飛來的草地貪夜蛾。
這是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所研制的Ku波段高分辨全極化昆蟲探測雷達的第一代樣機。它能在數(shù)公里之外,測出單只昆蟲的體長、體重、飛行角度和振翅幅度。
“全世界的雷達都做不了這個。”6月4日,龍騰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提起這臺雷達,自信且興奮。
龍騰是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雷達技術研究所所長,也是我國雷達信息處理領域?qū)W術帶頭人之一。他語速快,但思路清晰,很少需要停頓下來斟酌措辭。講起雷達,更是沒有一點磕絆——這是他研究了三十年的東西。
前不久,龍騰獲得“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章”。創(chuàng)新,是流淌在龍騰乃至北理工雷達技術研究團隊血液里的東西。“我們一直鼓勵自由探索。”龍騰強調(diào)。
千米認蟲,為農(nóng)業(yè)害蟲防控提供支撐
1989年,龍騰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時,我國雷達技術發(fā)展水平還相對落后。“當時我們看到國外提出來的新想法、新機制,覺得嘆為觀止,好像永遠不可能追得上。”龍騰說,“但現(xiàn)在,國外想到的事情,我們基本都能想到;而我們想到的很多東西,國外沒有想到。”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團隊正在研制的探蟲雷達。
該雷達能夠在幾公里之外分辨單只昆蟲的類別,可為我國農(nóng)業(yè)害蟲防控提供基礎支撐。
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雷達研究所,怎么想到俯下身子去跟昆蟲“較勁”?這要從六年前說起。
那天龍騰回到所里,工作人員告訴他,中國農(nóng)科院的吳孔明院士前來拜訪,還留了張名片。龍騰對此將信將疑:一個大院士怎么會連招呼都不打,就自己過來了?
他上網(wǎng)一查,確有其人,趕緊把電話撥過去。原來,吳孔明想做監(jiān)測昆蟲遷飛情況的雷達,他知道北理工研制雷達的水平,兩個單位只隔一條馬路,他就直接找上門來。吳孔明一直想知道三件事:昆蟲什么時候起飛;昆蟲究竟怎么飛;昆蟲遷飛時在天上有成層現(xiàn)象,到底是怎么成層的?
傳統(tǒng)的探蟲雷達,能夠探測的是蟲群。但龍騰團隊想做的探蟲雷達,是探測單只昆蟲。
蟲子那么小,如何認“敵”于千米之外?若用傳統(tǒng)方法,要在這樣距離上實現(xiàn)毫米級的測量精度,雷達帶寬得達到150G赫茲,以現(xiàn)有的雷達技術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
團隊選擇了“曲線救國”——間接探測。一共用四臺雷達,包括一臺天線長度達2.5米的相控陣雷達和三部2.5米天線的多頻全極化雷達,一起鎖定一只蟲子。
龍騰比劃著,盡力用淺顯語言解釋:“雷達回波的大小和測量這個回波所用的頻率之間,有一個對應關系,呈現(xiàn)為一條曲線。”這條曲線,是研究雷達的人都知道的常識。“我們測量曲線上的幾個頻點,用它擬合、反演,推測出蟲子的長度。”
基于大家都知道的這種常識,團隊提出了新機理,也就此開拓了全新的應用空間。
不過,這種想法實在太新,新得讓人心里犯嘀咕。一開始申請立項時,連原理是否可行都遭到了否定。團隊抓了一年蟲子,在微波暗室驗證了原理可行;后來又去野外試驗一年,驗證了脫離實驗室環(huán)境也行。2017年,探蟲雷達終于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
讓衛(wèi)星帶“腦子”上天,中國獨一家
邊境線上,有龍騰團隊的探蟲雷達樣機;在地球軌道上,就在此時此刻,也運行著龍騰團隊的成果——星上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處理系統(tǒng)。
雷達,跟人一樣,有眼耳口鼻舌,可以收集信息;它還有大腦,可以處理得到的信息。龍騰團隊一直做的,就是武裝和升級雷達的大腦。
傳統(tǒng)的遙感衛(wèi)星信息獲取鏈路是地面任務規(guī)劃、星上數(shù)據(jù)采集、原始數(shù)據(jù)下傳、地面處理后信息分發(fā)到用戶。隨著我國高分遙感衛(wèi)星技術的發(fā)展,星上獲取的數(shù)據(jù)量呈幾何級增長,海量數(shù)據(jù)需要傳輸、處理再分發(fā),這就有一個突出問題——慢。
如果衛(wèi)星能帶著“腦子”上天,它可以剔除無效信息,只需要傳輸最終結果,數(shù)據(jù)量可以大幅精簡。這樣一來,地面接收數(shù)據(jù)的裝置也能小很多。一艘船、一輛車甚至一個背上裝備的人,都可以接收。
但“腦子”上天,約束條件太多,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大,可用的處理資源只有地面的1/10到1/100。
“星上數(shù)據(jù)處理這個需求一直就有。2000年前后,我們就有一個以此為目標的預研課題。”但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限制,這在當時被認為“不可能”。不過,團隊沒有將這個想法拋之腦后,而是一直想辦法向前推進,結合新的技術手段,設計新的路線。
算法、架構、芯片……關關難過關關過。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他們終于把這條路走通了。
“長期以來圍繞國家需求開展體系化創(chuàng)新,持之以恒地努力,才最終促成了領先世界科研成果的誕生。”龍騰說得堅定,“碰到困難,我們是不退的。”
不退,所以雷達技術研究所成功構建了我國首個光學衛(wèi)星星上處理系統(tǒng)和首個微波成像衛(wèi)星星上處理系統(tǒng)。其形成的有效信息數(shù)據(jù)量僅為原始數(shù)據(jù)的千分之一,能從衛(wèi)星直接廣播給最終用戶,延遲僅為分鐘級。該技術成果于2018年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
系統(tǒng)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當當運行了多年。龍騰說,應用單位對這套系統(tǒng)的評價是——革命性突破,跨越式發(fā)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軌衛(wèi)星中搭載類似系統(tǒng)的,中國是獨一家。
工作源動力不應來自外界,而是內(nèi)心
龍騰帶領的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的團隊。團隊獲得過許多科技創(chuàng)新類獎項,攻克過不少難題,在雷達領域享有盛名。
大家常聚在一起討論,交流思路,碰撞想法。團隊不搞一言堂。“你們是相對平等的關系?”記者問。龍騰糾正道:“我們是完全平等的關系。”
所里強調(diào)一點——做研究是要做成事情;不能反過來,為了文章和獎項去做研究。“不能虛,要踏踏實實。”龍騰說。
采訪中,龍騰常提到自己的導師——雷達技術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人毛二可院士。毛二可研究了一輩子雷達,如今已年過耄耋,仍每天堅持到研究所工作。“就像打卡上班一樣,從早到晚。”所里的工作人員說。
這種精神也感召著團隊。
工作的源動力,不應該來自于外界,而應來自于自己的內(nèi)心。“做我們這種研究,智力不是決定因素,努力才是第一位的。”沒有成功來得輕松。“30年下來,我把自己所有時間的90%放在了雷達研究上。”龍騰總結。
這么“拼”,好像是一種習慣。
龍騰從小就是學霸,16歲,他就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要知道,那一年,12個省區(qū)的狀元都選擇了這所學校,校內(nèi)可謂人才濟濟。
本科畢業(yè)時,學的是無線電專業(yè)的他,盯上了當時在信息與通信工程名列前茅的北京理工大學,找到的是學院最有名的導師毛二可。龍騰的想法,就是找最好的。
時間已過了三十年,但回憶起本科,龍騰仍有些“耿耿于懷”——當年的他看了很多跟專業(yè)無關的人文類書籍。“周圍的人都那么聰明,你還花很多時間干別的,可想而知,你的成績肯定不是最好的。”他說。
到北京讀研后,龍騰果斷放棄了下圍棋、打橋牌這些耗費時間的興趣愛好,將更多精力放到了雷達研究上。“我接受不了自己不努力。”他平靜地說道。龍騰知道,閱讀其他科目的書籍是必要的,尤其路要想走得遠,知識面就不能窄。但如果能再來一次,他想了想,還是說道:“我應該會在非專業(yè)類書上少花些時間。”
負責人如此自律且勤奮,雷達技術研究所在整個北理工,也以“要求嚴格”“工作辛苦”著稱。“就立住你的規(guī)矩,凡是敢來、愿意來的,都做好了要在這拼搏的準備。”龍騰強調(diào),“來了,就要特別能戰(zhàn)斗。”
關鍵詞: 雷達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f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欧美大肥婆bbbww|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日本漫画工囗全彩内番漫绅士| 99热这里只有精品| 几个东北熟妇的性经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精品|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车上麻麻用裙子挡着做h| 天堂8在线新版官网|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 女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 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18禁美女裸身无遮挡免费网站| 青青河边草中文字幕mv|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向风而行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又粗又长又大真舒服好爽| 遥控器跳DAN放在里面坐公交| 亚洲AV舒服丰满在线播放|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 先锋影音亚洲中文字幕av| 日本最大胆的人文体艺术|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男女交性视频无遮挡全过程|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免费国产AV在线观看|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男同桌上课用手指进去了好爽|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总裁晚上含奶h嗯额嗯电影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