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大約8000年前,東南亞的游牧民開始飼養(yǎng)紅叢林鳥,這是一種擁有明亮羽毛的熱帶鳥類,至今仍棲息在東南亞的森林和紅樹林中。這些鳥類的后代,雞則在世界各地的農(nóng)場和餐桌上都能找到。
在瑞典Linkping大學的實驗室里,動物行為學教授Per Jensen正試圖在創(chuàng)紀錄的時間內(nèi)重現(xiàn)這種馴化過程。通過培育對人類表現(xiàn)出最不恐懼的紅野禽,在僅僅11代中他就看到了明顯的不同。他的實驗還向人們展示了親近人類對動物行為的巨大影響。
Jensen說道:“如果你走進野生叢林鳥類的圍欄,它們會試圖逃跑并移動到圍欄的另一端、在危險中扇動翅膀。我們培育出來的那些更溫順的鳥則會走到你跟前啄你的鞋子,它們想和人類互動。”
叢林鳥在其他方面也發(fā)生了變化。它們跟同伴更合群,往往對探索周圍環(huán)境更感興趣。
跟野生同類相比,它們體型更大、下蛋更大、大腦也更小--這些差異在雞身上也可以看到。
人類馴養(yǎng)動物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個過程跨越了數(shù)千年。查爾斯·達爾文是第一個注意到貓、狗和寵物兔子等家養(yǎng)動物除了“溫順”之外,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跟野生的祖先相比,寵物往往有柔軟的耳朵和卷曲的尾巴;它們的下顎和牙齒也更小,皮毛上有白色斑點,繁殖更頻繁。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馴化綜合癥”。
馴化綜合癥最著名的例子來自1959年的一項實驗,蘇聯(lián)生物學家Dmitri Belyaev和Lyudmila Trut從一個西伯利亞毛皮農(nóng)場取了幾十只野生銀狐并開始選擇性地培育最溫順的動物。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幾代科學家就培育出了溫順友好的狐貍。不僅僅是他們的行為發(fā)生了變化;狐貍看起來也不一樣了。它們的口鼻較短,耳朵松軟下垂,斑點斑駁,尾巴卷曲而又搖擺。
盡管原因尚不清楚,但一種流行的理論是,當人類為了馴服動物而飼養(yǎng)動物時他們可能會無意中選擇腎上腺發(fā)育不全的個體。腎上腺負責“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yīng),所以腎上腺較小的動物不那么害怕。
胚胎中形成腎上腺的干細胞也會發(fā)育成色素細胞及頭骨、頜部、牙齒和耳朵的一部分。所以馴養(yǎng)綜合癥實際上可能是馴養(yǎng)動物偶然產(chǎn)生的副作用。
在Jenson的研究中,野生鳥類和馴養(yǎng)鳥類之間最大的區(qū)別之一是腦干的大小,腦干是大腦中參與應(yīng)激反應(yīng)的古老部分。
“大腦是一個非常昂貴的器官,消耗哺乳動物25-30%的能量,”Jenson說道,“如果你選擇生長更快、繁殖能力更強的動物,你就對這些動物使用能量的方式提出了要求。雞不需要像野生動物那樣應(yīng)對很多復雜的事情,所以它們可以用這些能量來促進生長和繁殖。”
馴養(yǎng)綜合癥可能不僅僅局限于人類有意培育的動物。根據(jù)以色列海法大學動物考古學家Lior Weissbrod的一項研究,家鼠可能在1.5萬年前就爬進了它的第一個儲藏室。Weissbrod在地中海東部的納圖夫人狩獵采集文化留下的定居點發(fā)現(xiàn)了老鼠的牙齒。
從那以后,老鼠走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在人類居住的地方安家。有證據(jù)表明,跟人類長期同居已經(jīng)改變了老鼠的DNA。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員Anja Guenther從三個不同的家鼠亞種收集了150個樣本。每個亞種都是在人類進化史的不同時期開始與人類同居的。家養(yǎng)小家鼠在12000 - 15000年前開始與人類共存,小家鼠和我們一起生活了8000年,而M. musculus castaneus直到最近才跟我們建立了關(guān)系--約3000 - 5000年前。
Guenther在實驗室里培育了幾代小鼠。然后,她拿原來老鼠的后代用七種不同的食物拼圖測試它們。每個拼圖里面都有一只粉蟲,老鼠只能通過推或拉一個蓋子、從管子里抽出一個紙團或打開樂高房子的窗戶才能得到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祖先跟人類共同生活時間最長的老鼠最擅長解決食物難題。
Guenther說道:“這一定是進化在起作用,因為我們使用的動物在標準的實驗室條件下飼養(yǎng)了好幾代。我們測試的小鼠從未跟人類生活在一起,但它們的祖先曾與人類生活在一起。與人類生活在一起改變了老鼠的基因組成。”
這位研究人員認為,家鼠之所以進化得更善于解決問題是因為人類把食物藏起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思想斗爭使老鼠變得更加狡猾。
“這就像一場軍備競賽。當我們開始向它們隱藏食物時,它們必須更有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找到食物,”Guenther說道。
雖然跟人類生活在一起可能會讓一些動物如家鼠變得更聰明,但它們可能對果蠅產(chǎn)生相反的影響。
D. melanogaster可能在至少1.2萬年前首次跟人類同居,當時它被水果的氣味吸引并飛進了生活在非洲南部的遠古人類的洞穴。這些蒼蠅接著跟著我們和我們的垃圾在世界各地飛。
一個多世紀前,這些昆蟲被選為基因模型以利用它們短暫的壽命和易于繁殖。從那時起,D. melanogaster就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實驗室模型用于解決大量的生物學問題。并且有趣的是,研究果蠅的遺傳學家都知道,實驗室菌株遠不如它們的野生表親活躍。
費城天普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Rob Kulathinal說道:“任何在實驗室工作過的果蠅都知道,如果一只果蠅從小瓶中逃了出來,它很容易就能抓住,你只需輕敲它的頭部它就會掉下來。”
為了找出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Kulathinal比較了野生果蠅和實驗室果蠅的基因組。他不僅證實了實驗室菌株明顯不如它們的野生表親活躍,并且跟其他蒼蠅的互動更少。另外他還發(fā)現(xiàn)了表明在過去50-100年里生活在實驗室的蒼蠅經(jīng)歷了快速進化變化的證據(jù)。
Kulathinal并不是僅僅發(fā)現(xiàn)了一兩個基因的變化,而是發(fā)現(xiàn)了整個基因的變化,尤其是那些跟大腦中形成新神經(jīng)元有關(guān)的基因。這些變化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實驗室果蠅的不同行為。
雖然我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但Kulathinal有一個有趣的理論。“在研究實驗室中,你必須每兩周將果蠅轉(zhuǎn)移到不同的容器中。當你撥動蒼蠅時,跑得快的逃跑了,笨的留下了。所以經(jīng)過幾代人的進化,你最終會選擇慢而愚蠢的蒼蠅,而不是能夠逃跑的更快的蒼蠅。”
那么是什么將狗、雞、狐貍、老鼠和蒼蠅聯(lián)系在一起呢?不管選擇與否,每個個體都跟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分享我們的生活和吃我們的剩飯時,每一個物種都必須克服對人類的恐懼才能生存。
“當你開始思考幾千年前馴化的最初階段時,第一步肯定是減少了對人類的恐懼,因為害怕的動物無法繁衍,”Per Jenson說道。
我們以狩獵為生的祖先不可能知道的是,許多其他變化會免費搭乘“馴服”的便車。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wù)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f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luò)消費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息与子猛烈交尾在线播放 | 善良的小峓子hd完整视频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模嫣然生殖欣赏337p| 国产又猛又黄又爽| 成品人直播app下载官网| 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牛牛| 给我免费的片观看|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日本工囗漫画h无遮挡全彩| 特级a欧美做爰片黑人|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脱胱了曰批30分钟免费app|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野花社区www日本| 巴巴在线电影| 青苹果乐园在线观看| 蜜桃色欲av久久无码精品| 太长又太大又太粗太疼了|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cosplayh裸体の福利| 向风而行免费观看完整版| 939w乳液78w78w韩国| av高潮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男人tv天堂精品一区二区| 脱了内裤猛烈进入a片视频免费 | 国产大片资源中文字幕| 农场主的女儿们 经典k 8|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掉入男人世界的女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