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博
編輯|周到
【資料圖】
100度電一次性跑1200公里,百公里電耗8.3度,每度電覆蓋的里程超過10公里。
如果有這樣一臺“吃少少、跑遠遠”,且軸距可以做到2800毫米的豪華品牌純電中型轎車擺在面前,你是否會愿意重新嘗試對傳統(tǒng)品牌出品的“大廠電動車”建立認知。
不愿意,沒關系,中國新勢力們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愿意,那么恭喜你,可以有機會在一臺車上一次性見識到世界上最前沿汽車技術的總和。
這臺車就是奔馳VISION EQXX概念車。
你或許會驚詫于它石破天驚的水滴型外觀,會沉迷于它47.5英寸的8K大尺寸屏幕,會好奇它純天然的座椅“皮革”到底有沒有蘑菇味。
但最能引起筆者注意的,卻是安裝在VISION EQXX概念車尾部的一個組件:靜止時,你看不見它;開動時,你也看不見它。能看見它的,只有后車。
但就是這個能屈能伸,可進可退,外表黑黢黢的部件,可以在談笑間將上下亂流梳理得明明白白,讓不安分的空氣乖乖聽話,讓電池組里的電好像怎么也跑不干。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真·空氣動力學專家:“可伸縮主動式后擴散器”。
大風扇、吸盤車和“違禁品”
相比VISION EQXX概念車上這套主動式可伸縮尾部擴散器板正嚴肅的造型,擴散器老祖宗們的整活水平明顯高出一截,這些腦洞天馬行空的上古大神們,玩得遠比奔馳更出格,更浮夸,更咋咋呼呼。
1970年,一臺外觀方方正正,整體造型與現(xiàn)代空氣力學設計背道而馳的賽車刷爆全球各大GT賽事,冠軍拿到手軟不說,還曾交出過“起步排位第十二,最終站上冠軍領獎臺”的驚人成績單。
這臺車就是集速度與特異于一身的Chaparral 2J——一臺車尾掛載一對類似外燃機噴口,儼然一具洲際巡弋飛彈樣子的賽車。由于Chaparral 2J貼地性能實在太過變態(tài),大家都稱它為“吸盤車” (Sucker Car),這個稱號直到今天也沒有第二臺車有資格使用。
和Chaparral 2J同場競技的車手們經(jīng)常抱怨:“這大風扇卷起地面的油污粉塵往后噴,我們連路都看不清!”但車隊老板只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們可以直接超過去?!?/p>
Chaparral 2J的所向披靡,本質(zhì)上是一場空氣動力學的壓倒性勝利。我們都知道,上揚力是賽車的敵人,下壓力是賽車的朋友。提升下壓力,就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汽車和地面間的空氣壓力,這就需要加速空氣,辦法有兩種:第一,利用車底設計,讓空氣進入窄小的車底管道,提升流速;第二,利用大風扇產(chǎn)生負壓,強行加速空氣。
由于彼時的賽事不設定發(fā)動機排量上限與數(shù)量,所以車尾額外加裝的兩個大風扇,無時無刻不在抽取車身底部的空氣,配合車身四周塑膠材質(zhì)的軟性側裙,車底可形成半真空區(qū)域,宛若吸盤一樣牢牢吸附在地面上。即便車輛在靜止狀態(tài)下打開風扇,車身高度都會下降近5厘米。在沒有尾翼的情況下,Chaparral 2J制造出了900公斤下壓力,相比使用尾翼的車輛,Chaparral 2J的下壓力不會因車速下降出現(xiàn)折損或消失。
圈速提升讓工程師們歡呼雀躍,但機件故障和耐久度問題,卻讓工程師們傷透了腦筋:一方面,這兩個17英寸的大風扇的扇葉經(jīng)常在高速行駛中破裂,零件灑一地,把競速賽玩成道具賽;另一方面,驅動大風扇的發(fā)動機移植自雪地摩托車,無法在長時間、高強度的賽車運動中保持穩(wěn)定輸出狀態(tài),一旦失效,車手根本無法操控。
同時,Chaparral 2J過于霸道的圈速引來了賽事委員會的強力監(jiān)管。一個賽季后,委員會就宣布禁用任何可移動的擾流組件,風扇因在行駛過程中不停轉動,被定義為一種可移動的擾流組件。
“大風扇”雖然只在賽道上曇花一現(xiàn),但其背后蘊藏的“地面效應Ground effect”理論,卻啟發(fā)了無數(shù)現(xiàn)代汽車空氣動力學工程師們,他們不再沉迷于尺寸驚人的尾翼,轉而將研發(fā)重心下沉到地面,直接推動了尾部擴散器的出現(xiàn)。
1978年,唯一亮相過F1賽場的“風扇賽車”——Brabham BT46B呱呱墜地。在那個神仙打架,各家工程師為了地面效應無所不用其極的年代,鬼才設計師戈登·穆雷(Gordon Murray)在Brabham車隊成熟的賽車上做了一個大膽的改變:在車尾發(fā)動機上方,掛載一具由發(fā)動機直接驅動的垂直風扇,看起來是在為發(fā)動機提供額外冷卻手段,實際上是不停地導出車底氣流,使車底更接近真空狀態(tài),產(chǎn)生驚人無比的吸附性。這風扇有多厲害呢,厲害到BT46B賽車進站后怠速情況下,車身也明顯低于其它賽車。
偽裝成散熱器的車尾超大風扇,成了對手們避之不及的噩夢漩渦。傳奇車手尼基·勞達(Niki Lauda)駕駛著這臺“巨型吸塵器”首次出征瑞典就以領先第二名34.6秒的成績,毫無懸念地拿下冠軍。
在F1賽場上,領先第二名30多秒,你可以想象BT46B到底有多無敵。但很快,超大風扇設計遭到以蓮花為首的所有車隊強烈抗議,在僅參賽一場的情況下,Brabham主動拆掉了這套“遠古神獸”級的風扇,把“超智能方程風扇賽車”復原成平平無奇的“方程式賽車”。
超大風扇成就的吸盤車確實超出想象的快,但卻是安全性層面的“違禁品”。制造“地面效應”需要保持車底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對氣密,但倘若遇到路面顛簸或車輛側裙、底盤受損,氣密性突然喪失導致的下壓力銳減,車輛失控的風險極高。1983年,基于安全考量,F(xiàn)IA頒布了Flat-Bottom Regulation車身下方必須平坦條例,吸盤車正式告別賽道。
絕跡于賽道并不意味著民用車也要向“地面效應”揮手告別,在賽車運動中得到充分驗證的超大風扇褪下夸張的“戲服”后,演進成了由碳纖維板或金屬板組成的尾部擴散器(Diffuser),在民用車領域繼續(xù)貢獻著昂貴且寶貴的下壓力。
比如寶馬G82 M4上這套造型復雜的尾部擴散器,就是碳纖維在高壓熱處理下壓制成型的。
這臺經(jīng)過Mansory之手改裝的蘭博基尼URUS,也選擇了同樣思路的尾部擴散器。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兩套尾部擴散器,都采用斜面和垂直于地面的豎立結構件梳理車輛底部氣流,讓車輛上部空氣流速小于下部流速,從而達到增加下壓力功效,提升操控穩(wěn)定性。
能屈,也能伸
相比向外部延展的尾翼結構,尾部擴散器不產(chǎn)生額外阻力,所產(chǎn)生的下壓力最大可以占整個車身總下壓力的40%。這是一門“穩(wěn)賺下壓力,不賠新阻力”的絕妙生意,燃油車求之不得,電動車更是寤寐求之。
一臺行駛中的汽車,需要克服三種阻力:第一,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阻力;第二,傳動零件間的阻力;第三,劈開空氣時產(chǎn)生的阻力,即大家熟識的風阻。
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一臺車在80km/h時速下,有60%左右的動力是用來克服風阻的。當速度達到200km/h時,85%都將用在與空氣阻力的對抗上。
風阻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是:正面空氣阻力X 2÷(空氣密度 X 正面投影面積 X 車速的平方),所以倒推空氣阻力的計算公式是:正面空氣阻力=(空氣密度 X 車速的平方 X 車輛正投影面積 X 風阻系數(shù))÷2,拋開空氣密度這個和車本身無關的因素不談,車輛正投影面積和風阻系數(shù)對車輛承載的空氣阻力起決定性作用。
降低風阻系數(shù)的主要路徑有四條:第一,降低正投影面積,車越扁越好,理想狀態(tài)是把車拍扁成一張紙,但明顯不現(xiàn)實;第二,流線型外觀,參照已知風阻系數(shù)最小的物質(zhì)水滴(0.05);第三,減少車身孔洞數(shù)量,降低空氣被切割后產(chǎn)生的亂流,增加曲面平滑度,比如電動車上常見的封閉前進氣格柵;第四,拉長車尾,即采用更長的楔形車尾造型,讓車上部和下部的氣流快速接近,降低空氣產(chǎn)生的拖拽力。
對絕大多數(shù)家用燃油車來說,風阻系數(shù)對能耗的影響遠沒有對風噪的影響來得直接,只要不是太夸張,如奔馳G,路虎衛(wèi)士,Jeep牧馬人這樣的“方盒”造型,都不用太放在心上。但對純電動車來說,風阻系數(shù)是可以對整車能耗產(chǎn)生顛覆性作用的決定因子,所以即便最終只能把風阻系數(shù)降低0.01,工程師們也要不遺余力。
VISION EQXX概念車上的主動式可伸縮尾部擴散器,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它是這樣工作的:當車速達到每小時60公里時,擴散器會分兩步移出車身:首先下降與車身形成一個4度的斜角,然后向后方延展200毫米,完整伸出后可讓整車風阻系數(shù)降低0.01;當車速降至60公里以內(nèi)時,擴散器會自動折疊回車身。
該擴散器對整車風阻系數(shù)產(chǎn)生積極作用的方式很巧妙:在原有車身結構足以應對空氣阻力,且能耗較低的低速行駛時隱藏在車身內(nèi),維持設計的整體美感;在高速行駛大量消耗電能時主動伸出,讓本就長尾的VISION EQXX概念車變得更長,減少車上部和下部氣流接近時間,降低空氣阻力影響。
主動式可伸縮尾部擴散器從數(shù)字構想到最終落地在VISION EQXX概念車的過程中,奔馳要解決的困難和要維系的平衡,遠比想象中的多。
首先是設計。
要實現(xiàn)更優(yōu)秀的空氣動力學表現(xiàn),需要美觀度慷慨地讓渡權利,但“不好看”對任何一位奔馳設計師來說,都無法接受。所以,這兩個天生就矛盾沖突的工種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劍拔弩張”。好在,最終設計師接受了電動汽車對傳統(tǒng)汽車理念的挑戰(zhàn),空氣動力學工程師也接受了“直男感”十足的擴散器在不使用時被隱藏的現(xiàn)實。
其次是零件。
從結構上看,這是一套需要同時完成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動的雙層電控裝置,精密組裝后的它們要能經(jīng)受住路面顛簸、灰塵、碎石、泥濘、積水、減速帶的層層考驗,VISION EQXX雖然掛著概念車的名號,但也是一臺可以合法上路的公路車,這就要求各個零件在使用過程中不出問題或少出問題,甚至在極端情況,比如遭遇追尾時,可快速收回,減少損失。
最后是邏輯。
為什么將擴散器伸出的車速閾值定為60公里,奔馳工程師給出的解釋是,車速只是一個易感知的指標,實際上行車電腦還會整合傳感器監(jiān)測到的風力和風速,與車速進行實時整合,最終給出“伸出”或“維持”的行動指令?!叭绻囁僭?9公里和61公里之間反復橫跳,擴散器不會來回作動,只有穩(wěn)態(tài)一段時間后,擴散器才會作動。”工程師告訴虎嗅。
VISION EQXX概念車能在平均時速80公里以上的工況下,交出一次充電續(xù)航1,202公里,且平均百公里能耗只有8.3千瓦時的成績,都是從主動式可伸縮尾部擴散器這樣的細節(jié)中一公里一公里“摳出來”的,輪胎省一點,輪轂省一點,電池頂蓋省一點,“貼紙”式的logo省一點,太陽能板再充一點……
對于這些技術,你一定會提出質(zhì)疑:概念車現(xiàn)在就用上了,我的車什么時候才有呢?
這個問題,奔馳其實在VISION EQXX概念車開跑之前,就給過答案了:未來基于模塊化架構(MMA)打造的緊湊型及中型汽車,將引入這些功能。
不過,搭載了主動式可伸縮尾部擴散器MMA平臺量產(chǎn)新車能否落地中國市場還是個未知數(shù),畢竟向后伸長200毫米意味著整車的縱向數(shù)據(jù)產(chǎn)生了變化。
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GB 38900-2020)中規(guī)定,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機動車外廓尺寸實測值與機動車產(chǎn)品公告、機動車出廠合格證記載的數(shù)值相比,誤差應滿足:汽車(三輪汽車除外)、掛車不超過±1%或±50毫米。
所以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要么將量產(chǎn)車型上可伸縮尾部擴散器的延展范圍控制在50毫米以內(nèi),要么在尾部擴散器全部伸展的情況下測量車長并上報。
寫在最后
在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充電基建設施完成躍進之前,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不會被打消。因為直到今天,絕大部分市售電動車都不被認為有資格勝任長途旅行,即便不少量產(chǎn)車的官方續(xù)航里程宣稱已超過1000公里。
所以,與其等待外部環(huán)境改變,不如像奔馳這樣“向內(nèi)發(fā)力”,換更輕更先進的材料,優(yōu)化車身結構設計,提升能量傳導效率,更新熱管理系統(tǒng),借力太陽能。倘若路上行駛著電動車向后伸出的不是拖車鉤,而是擴散器,或許用100度電跑2000公里,也不再是癡人說夢了。
關鍵詞: 風阻系數(shù)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ff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国产精品理论片| 老宋翁熄高潮怀孕|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18禁又污又黄又爽的网站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丰满的已婚女人hd中字|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特黄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18|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 欧美男男猛男gayxxx| 少爷湿润粗大跪趴含bl|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无码毛片aaa在线| 亚洲 欧美 叧类人妖| 色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久| 18禁美女裸身无遮挡免费网站| 天下第一日本www视频| gay翘屁嫩男爽到失禁| 日b视频| 男人用嘴添女人私密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区别电影| 国模冰冰大胆瓣开下部|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人成| 秘书被老板cao到合不拢腿| 欧美rapper潮水抽筋| 宝贝在街上把奶露出来h|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含着jing液去上课h|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不许穿内裤随时挨c调教h|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ass大胆孕妇分娩pics|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视频无遮掩| 国产色在线 | 亚洲|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 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